|
浣溪沙(種松竹未成) / 作者:辛棄疾 |
草木於人也作疏。
秋來咫尺共榮枯。
空山晚翠孰華余。
孤竹君窮猶抱節,赤松子嫩已生須。
主人相愛肯留無。
|
|
浣溪沙(種松竹未成)解釋: 《浣溪沙(種松竹未成)》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辛棄疾對自然界中植物生長衰敗的觀察,并以此寄托自身的遭遇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草木於人也作疏。
秋來咫尺共榮枯。
空山晚翠孰華余。
孤竹君窮猶抱節,
赤松子嫩已生須。
主人相愛肯留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草木的生命起伏來比喻人世間的離合與變遷。辛棄疾觀察到秋天的到來,咫尺之間,草木共同經歷了興盛和凋零。他用"空山晚翠孰華余"來形容秋天的景色,問自己孰能保持如此翠綠的余華。孤立的竹子雖然窮困,但仍然堅守著自己的節節,而紅松雖然年輕,但已經長出了須根。最后兩句表達了主人的愛意,但卻不知是否愿意留住這些草木。
這首詩以自然界的景象暗喻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遭遇。草木的興衰象征了人生的榮辱得失,而孤立的竹子和年輕的紅松則分別代表了作者自己的堅韌和新生。整首詩意味深長,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思考和對愛情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辛棄疾所處時代的動蕩和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