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遇樂(送陳仁和自便東歸·陳至上饒之一年,得子甚喜) / 作者:辛棄疾 |
紫陌長安,看花年少,無限歌舞。
白發憐君,尋芳較晚,卷地驚風雨。
問君知否,鴟夷載酒,不似井瓶身誤。
細思量,悲歡夢里,覺來總無尋處。
芒鞋竹杖,天教還了,千古玉溪佳句。
落魄東歸,風流贏得,掌上明珠去。
起看清鏡,南冠好在,拂了舊時塵土。
向君道,云霄萬里,這回穩步。
|
|
永遇樂(送陳仁和自便東歸·陳至上饒之一年,得子甚喜)解釋: 詩詞:《永遇樂(送陳仁和自便東歸·陳至上饒之一年,得子甚喜)》
紫陌長安,看花年少,無限歌舞。
白發憐君,尋芳較晚,卷地驚風雨。
問君知否,鴟夷載酒,不似井瓶身誤。
細思量,悲歡夢里,覺來總無尋處。
芒鞋竹杖,天教還了,千古玉溪佳句。
落魄東歸,風流贏得,掌上明珠去。
起看清鏡,南冠好在,拂了舊時塵土。
向君道,云霄萬里,這回穩步。
中文譯文:
紫色的大道在長安城,年輕時欣賞花兒,盡情歌舞。
看到你白發蒼蒼,尋找美景比較晚,卻遭遇了翻天覆地的風雨。
問你是否知道,鴟夷帶著酒,不像井瓶那樣碌碌無為。
細細思量,歡樂和悲傷都像是夢里的事,醒來后卻找不到痕跡。
穿著草鞋,拄著竹杖,天命讓我東歸,留下了千古美麗的詩句。
身處落魄之地,卻以風流姿態獲得了掌上明珠。
站起來看清鏡中的自己,南冠還是那么好看,拂去了過去的塵土。
向你說,云霄萬里,這一次我會踏實走下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寫給陳仁和的送別詩。陳仁和是辛棄疾的好友,此時他因得子而喜悅,準備東歸。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抒發了對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的感慨。
詩中描述了紫色大道上的長安城,年輕時欣賞花兒、歌舞的場景,與老年時白發蒼蒼、尋找美景較晚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易逝的情感。詩人自問友人是否明白這其中的含義,通過鴟夷(古代舞蹈的一種)帶酒的形象來對比自己的平凡。詩人在細細思量之后意識到,歡樂與悲傷都似乎只存在于夢中,一旦醒來便找不到它們的痕跡。
在描繪自己落魄歸鄉的形象時,詩人以芒鞋竹杖的形象展現了自己的風流和才華,同時表達了自己千古留名的愿望。雖然身處逆境,但詩人仍然能以風流姿態獲得掌上明珠(即詩作),展示了他的豪情和自信。
最后,詩人站起來看清鏡中的自己,發現自己的南冠(古代高冠)依然好看,拂去了過去的塵土。他向友人表示,云霄萬里,這一次他會踏實地走下去,穩步前行。
這首詩表達了辛棄疾對友人的送別祝福和自身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年輕時的歡樂與老年時的寂寥,以及自己風流的形象和對美麗詩句的向往,表達了對友人的欣賞和祝福,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才情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