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辛棄疾 |
石壁云積漸高。
溪聲繞屋幾周遭。
自從一兩花零亂,卻愛微風草動搖。
呼玉友,薦溪毛。
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認是翁來卻過橋。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壁上的云漸漸積聚得很高,
溪水的聲音環繞著房屋繞了幾周。
從此以后,一兩朵花零亂飄落,
我卻喜愛微風搖動著草。
呼喚我的朋友,推薦給他溪水和草。
熱忱的野老人苦苦地邀請我。
我拄著拐杖突然躲開了行人,
原來是老翁前來,卻徑直走過了橋。
詩意和賞析:
《鷓鴣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友情的表達為主題,傳達了辛棄疾對朋友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石壁上的云霧積聚得很高,溪水的聲音環繞在房屋周圍,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這里的云霧和溪水聲成為整首詩的背景,襯托了后面的情感表達。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一兩朵花零亂飄落的景象,但作者卻喜愛微風搖動著草。這表現了辛棄疾對自然的細微變化的敏感和對微風搖動草的賞識,暗示了他對生活中尋找小樂趣的態度。
后兩句呼喚朋友,推薦給他溪水和草,描述了作者推崇友情和樂于與朋友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而“殷勤野老苦相邀”的描寫,則進一步強調了友情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以行人和老翁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對友情的珍惜。作者突然躲開了行人,但當他意識到來者是朋友時,卻主動走過橋去與老翁相會,彰顯了對友情的熱切期待與珍重。
總的來說,《鷓鴣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友情的贊美,表達了辛棄疾對自然和友情的熱愛與珍視,以及對生活中細小美好的欣賞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