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題子似真山經德堂,堂,陸象山所名也) / 作者:辛棄疾 |
喚起子陸子,經德問何如。
萬鐘於我何有,不負古人書。
聞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時柯葉,霜雪歲寒余。
此是真山境,還似象山無。
耕也餒,學也祿,孔之徒。
青衫畢竟升斗,此意正關渠。
天地清寧高下,日月東西寒暑,何用著工夫。
兩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廬。
|
|
水調歌頭(題子似真山經德堂,堂,陸象山所名也)解釋: 詩詞:《水調歌頭(題子似真山經德堂,堂,陸象山所名也)》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中文譯文:
喚起子陸子,經德問何如。
萬鐘於我何有,不負古人書。
聞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時柯葉,霜雪歲寒余。
此是真山境,還似象山無。
耕也餒,學也祿,孔之徒。
青衫畢竟升斗,此意正關渠。
天地清寧高下,日月東西寒暑,何用著工夫。
兩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辛棄疾的《水調歌頭》之一,題目是《題子似真山經德堂》,其中的“堂”指的是陸象山的名字。
詩人在這首詩中呼喚陸子,詢問他的學問和德行如何。詩人自謙說:“對于我來說,萬鐘黃金又有何用,我并沒有辜負古人的教誨。”這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無所用心和不追求物質財富的態度。
詩人聽說有一千篇章的松樹和桂樹,但只剩下四季的樹枝和葉子,經歷了霜雪和歲月的寒冷。這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歲月流轉、事物消逝的主題。
接下來,詩人將自然景物與真山和象山進行對比。他說:“這里是像真山一樣的境地,又像象山一樣的寂靜。”通過對山的比喻,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平靜和超脫。
詩中提到耕種和學問賺錢,但這些對于詩人來說并不重要。他說自己既不以農耕為生,也不以學問謀祿位,只是孔子的普通弟子而已。這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強調了自己追求內心世界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詩人以天地清寧、日月東西寒暑來形容宇宙的變化和自然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反問:“為什么要花費工夫去追求這些?”這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追求的質疑。
最后兩句詩是對讀者的請求,詩人請求讀者不要舍棄他寫下的兩個字(即詩篇的題目),并借給他一本書,以供他的隱居之所。這是對讀者的希望和詩人自身命運的抒發。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個人情感和價值觀,以及對人生和追求的思考,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感慨和對自由、超脫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