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賦丹桂) / 作者:辛棄疾 |
宮粉厭涂嬌額,濃妝要壓秋花。
西真人醉憶仙家。
飛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風露先加。
杏腮桃臉費鉛華。
終慣秋蟾影下。
|
|
西江月(賦丹桂)解釋: 《西江月(賦丹桂)》是辛棄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宮粉厭涂嬌額,
濃妝要壓秋花。
西真人醉憶仙家。
飛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
一亭風露先加。
杏腮桃臉費鉛華。
終慣秋蟾影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富有詩意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對宮廷妝飾和自然景色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對人工美的審美疲勞之感。詩人通過描繪宮粉厭惡妝飾和濃妝艷抹的女子,表達了對過度妝容的厭倦和對自然美的向往。他回憶起仙境中的美好,想象自己化身為羽化的仙人,穿戴著飛佩和丹霞,享受自由自在的仙境之行。詩人感嘆現實中的美景雖然令人陶醉,但仍然無法滿足內心的渴望,只有在一座庭院中,隨著微風和露水的加入,才能更加美好。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真摯喜愛,并認為自己習慣于在秋夜蟾光的映襯下,體味生活中的美妙。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筆墨,描繪了對自然之美和對人工美的思考和感悟。詩人通過對宮廷妝飾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度妝容的不滿和對自然美的向往。他通過回憶仙境和想象自己化身為仙人的方式,表達了對自由和自在的追求。詩人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和對美景的感嘆,展示了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最后,詩人通過對秋夜和蟾光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領悟和欣賞。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優美的語言,通過對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勾勒出了一個美麗而富有詩意的畫面。詩人以自然景色和仙境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對過度妝容的艷麗的厭倦。他通過對美景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示了對真實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和贊美。這首詩詞通過對美的探索和思考,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審美觀和情感表達能力,引發人們對美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