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賦清虛) / 作者:辛棄疾 |
疆欲加餐竟未佳。
只宜長伴病僧齋。
心似風(fēng)吹香篆過,也無灰。
山上朝來云出岫,隨風(fēng)一去未曾回。
次第前村行雨了,合歸來。
|
|
浣溪沙(賦清虛)解釋: 《浣溪沙(賦清虛)》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疆欲加餐竟未佳,
只宜長伴病僧齋。
心似風(fēng)吹香篆過,
也無灰。
山上朝來云出岫,
隨風(fēng)一去未曾回。
次第前村行雨了,
合歸來。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辛棄疾對人生的感慨和對清虛淡泊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nèi)心情感,傳達了作者對繁華世事的厭倦和對寧靜平和的追求。
賞析:
首句“疆欲加餐竟未佳”,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追求不如意的失望之情。詩中的“疆”指大野,暗喻為人生的廣闊天地。作者認為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并沒有得到滿意的回報。接下來的兩句“只宜長伴病僧齋,心似風(fēng)吹香篆過,也無灰?!眲t表達了辛棄疾向往清靜寧和的生活態(tài)度。他認為與病中的僧人為伴,心境如風(fēng)吹過香篆一般純凈,沒有煩惱和雜念。
接著,詩中描繪了山上的景色:“山上朝來云出岫,隨風(fēng)一去未曾回。”這里展現(xiàn)了自然的變幻和流動,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變遷。朝上的云從山岳之間升起,卻隨著風(fēng)的吹拂逐漸離去,再也沒有回來。這種景象與人生的起伏和離別的感覺相呼應(yīng)。
最后兩句“次第前村行雨了,合歸來?!睂⒛抗廪D(zhuǎn)向前方的村莊,描繪了行雨過后的景象。這里的雨可以理解為人生的困難和挫折,使得辛棄疾暫時離開了自己的家園。然而,最終他仍然選擇了回歸,回到那個寧靜的地方。
整首詩透露出辛棄疾對功名富貴的失望和對寧靜清凈的向往,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詩歌傳達了一種對繁華世事的超脫和對清虛生活的崇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