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君怨 / 作者:辛棄疾 |
人面不如花面。
花到開時重見。
獨倚小闌干。
許多山。
落葉西風時候。
人共青山都瘦。
說道夢陽臺。
幾曾來。
|
|
昭君怨解釋: 詩詞:《昭君怨》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人面不如花面。
花到開時重見。
獨倚小闌干。
許多山。
落葉西風時候。
人共青山都瘦。
說道夢陽臺。
幾曾來。
中文譯文:
人的容顏不如花的容顏。
當花朵再次開放時,容顏重現。
獨自依靠在小闌干上。
許多山巒。
落葉隨西風飄舞。
人們與青山一同凋零。
談及夢中的陽臺。
曾幾何時來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以昭君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人面不如花面”,將人的容顏與花的容顏進行對比,抒發了詩人對花容美麗、光彩照人的向往。接著描述花朵再次開放時,容顏得以重現,暗示了美好時光的回歸和希望的出現。
接下來的幾句以“獨倚小闌干”為背景,傳達了詩人孤獨凄涼的心情。他站在小闌干旁,眺望遠方的山巒,落葉隨著西風飄落,象征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消逝。人們與青山一同凋零,揭示了人事如夢、物換星移的無常。
最后兩句提到“夢陽臺”,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和渴望。他詢問曾經是否來過夢中的陽臺,意味著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通過對人與花的對比、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也透露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辛棄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哲理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