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 / 作者:辛棄疾 |
何物能令公怒喜。
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
恰似哀箏弦下齒。
千情萬意無時已。
自要溪堂韓作記。
今代機云,好語花難比。
老眼狂花空處起。
銀鉤未見心先醉。
|
|
蝶戀花解釋: 《蝶戀花》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物能令公怒喜,
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
恰似哀箏弦下齒,
千情萬意無時已。
自要溪堂韓作記,
今代機云,好語花難比。
老眼狂花空處起,
銀鉤未見心先醉。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詩詞以"何物能令公怒喜"開頭,意味著作者深感無法讓自己的官位和功名帶來真正的快樂。接下來的兩句"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表達了對于山水自然景觀的向往,但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名利的追求,而忽視了自然之美的無意。
接著的兩句"恰似哀箏弦下齒,千情萬意無時已"描繪了作者內心紛繁復雜的情感,好似悲傷的箏音和琴弦間的顫動。他的情感豐富多變,千萬種心思和意愿從未停歇。
下一句"自要溪堂韓作記"表明作者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溪水和韓湘子的境地上,同時也展現了對古代文人的贊美之情。"今代機云,好語花難比"表達了對當代文人才子的贊賞和崇拜,認為他們的才華和辭藻難以與之媲美。
最后兩句"老眼狂花空處起,銀鉤未見心先醉"描述了作者年老之后依然對于美麗事物的追求和熱情,雖然眼睛已經不再年輕,但內心的激情依然猶如醉酒一般。
賞析:
《蝶戀花》這首詩詞運用了辛棄疾獨特的抒情手法,展現了他豐富的情感和對自然、藝術以及文人境界的追求。詩詞中通過對山水、音樂和花卉的描繪,折射出作者對于名利和情感的反思,表達了對純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辛棄疾以獨特的語言和意象,將自己的情感與時代的背景相結合,表達了他作為文人的心境和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真正的內心自由和情感的渴望。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于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對當代文人的贊美。整首詩詞既展示了辛棄疾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對美的追求,又凸顯了他對于人生和人情的思考和反思。
通過《蝶戀花》,辛棄疾以他獨特的抒情風格和深邃的思考,展現了一個文人的內心世界和人生態度,使這首詩詞成為宋代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