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剪梅 / 作者:辛棄疾 |
記得同燒此夜香。
人在回廊。
月在回廊。
而今獨自睚昏黃。
行也思量。
坐也思量。
錦字都來三兩行。
千斷人腸。
萬斷人腸。
雁兒何處是仙鄉。
來也恓惶。
去也恓惶。
|
|
一剪梅解釋: 《一剪梅》是宋代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記得同燒此夜香。
人在回廊。
月在回廊。
而今獨自睚昏黃。
行也思量。
坐也思量。
錦字都來三兩行。
千斷人腸。
萬斷人腸。
雁兒何處是仙鄉。
來也恓惶。
去也恓惶。
詩意:
這首詩以回憶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和深深思念之情的表達。詩人在回廊中點燃了一支夜香,在回憶中感觸到了人事已非,自己獨自一人心情蕭索的現狀。無論是行走還是坐著,他的思緒都無法離開對過去的回憶。他寫下幾行錦繡的文字,代表著他深情的表達,但這些字句卻在千萬次的傷別中斷斷續續,使人心腸碎裂。最后,詩人問雁兒何處才是仙鄉,表達了他對離別和迷茫的感嘆。
賞析:
《一剪梅》以簡短而精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思念和苦悶之情。詩中運用了回廊、月光和夜香等意象,通過對過去的回憶和對離別的思考,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詩人通過"錦字都來三兩行"的描寫,將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與無盡的離別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最后的問題"雁兒何處是仙鄉"既是對離別的追問,也是對自己追求理想和歸屬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
這首詩詞以其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情感,表達了辛棄疾對離別和迷茫的感慨,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才情和對人生的思考。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痛苦,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情感的共鳴,表達了對美好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猶豫和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