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興 / 作者:劉克莊 |
誤朝者誰歟,肘后挾管商。
簿錄網已密,筦搉弓遂張。
競貢包茅入,誰知刈葵傷。
饒歌慶胡滅,蒙沖弛江防。
向非一大治,吳楚成戰場。
老儒夕九起,蹙蹙瞻四方。
有鵑啼云安,無龍臥南陽。
男兒重橫行,詎肯坐簀床。
昔人含兩齒,時來猶鷹揚。
殘骸久飾巾,清淚空沾裳。
|
|
雜興解釋: 《雜興》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誤朝者誰歟,肘后挾管商。
簿錄網已密,筦搉弓遂張。
競貢包茅入,誰知刈葵傷。
饒歌慶胡滅,蒙沖弛江防。
向非一大治,吳楚成戰場。
老儒夕九起,蹙蹙瞻四方。
有鵑啼云安,無龍臥南陽。
男兒重橫行,詎肯坐簀床。
昔人含兩齒,時來猶鷹揚。
殘骸久飾巾,清淚空沾裳。
中文譯文:
誤朝者誰呢,肘后挾著管商。
簿錄網已經密閉,筦搉弓便張開。
競相進貢包茅,誰知道刈葵會受傷。
慶祝胡人的滅亡,蒙受沖擊,放松江防。
這并非一次大治理,吳楚之間成為戰場。
老儒在夜晚九次起身,皺眉眺望四方。
有鵑鳥在云中啼叫安詳,無龍臥在南陽。
男兒應該重視橫行,怎么肯坐在簀床上。
昔日的人含有兩顆銳利的牙齒,時至今日依然像鷹一樣傲然。
殘骸已經長久地裝飾著巾帽,清澈的淚水空灑在衣裳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宋代時期的社會動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描繪了誤入朝堂的人,挾持著管商(古代樂器)肘后而來,象征著權力的濫用和混亂。簿錄網已經密閉,筦搉弓遂張,暗示著官僚體制的封閉和武力的威脅。
詩中提到競相進貢包茅,但誰知道刈葵會受傷,表達了對于無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對權力斗爭的痛惜。慶祝胡人的滅亡,蒙受沖擊,放松江防,暗示了戰亂頻繁,江防松懈的局面。
詩中還提到了吳楚之間的戰場,表達了對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苦難的憂慮。老儒夜晚九次起身,皺眉眺望四方,表現了知識分子對時局的關注和憂慮。
詩中的鵑鳥在云中啼叫安詳,無龍臥在南陽,表達了對和平安寧的向往。男兒應該重視橫行,不應該安于平庸。昔日的人含有兩顆銳利的牙齒,時至今日依然像鷹一樣傲然,表達了對過去英勇人物的敬仰和對現實的失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社會動蕩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和平安寧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權力斗爭和戰爭的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