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 / 作者:劉克莊 |
吾夫子喜稱遺逸,太史公亦傳滑稽。
堯帝杯曾遜巢許,武王粟不飽夷齊。
拾來穗即萬鐘祿,采下薇堪百甕虀。
不是狂言大無當,聞之齧缺與王倪。
|
|
古意解釋: 《古意》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古代文人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吾夫子喜稱遺逸,
太史公亦傳滑稽。
堯帝杯曾遜巢許,
武王粟不飽夷齊。
拾來穗即萬鐘祿,
采下薇堪百甕虀。
不是狂言大無當,
聞之齧缺與王倪。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人的贊美和敬仰之情。作者稱贊自己的夫子(指古代的文人學者)喜歡稱頌那些已逝去的杰出人物,而太史公(指司馬遷)也傳揚著幽默滑稽的故事。詩中提到了堯帝和武王,分別描述了他們的品德和智慧。堯帝曾經謙虛地讓位給巢許,而武王則不滿足于粗糧,要求改善夷齊的生活。作者通過這些古代人物的事跡,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拾來的穗谷可以換取萬鐘的祿位,采下的薇草可以填滿百個甕虀(古代的容器)。這里作者通過描繪豐富的收獲,表達了對古代文人的羨慕和向往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這首詩詞并非空洞無物,而是有實際意義的贊美。聞到這些故事,就像齧缺和王倪一樣,能夠從中獲得啟發和收獲。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代文人和歷史人物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他們智慧和品德的敬佩,同時也表達了對古代文人生活和成就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