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作苦三時逸在冬,安知一簣尚虧功。
愁聞地籟吹羊角,不見天瓢滴馬鬃。
|
|
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解釋: 《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旱災和大風帶來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憂慮和對生活的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作苦三時逸在冬,
安知一簣尚虧功。
愁聞地籟吹羊角,
不見天瓢滴馬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農民的視角,描繪了秋天的旱災和大風給人們帶來的困境。首句“作苦三時逸在冬”,表達了農民在冬天休息的希望,但卻不知道即使在冬天也無法擺脫困境。接著,“安知一簣尚虧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辛勤勞作的懷疑,即使付出了努力,也無法保證收獲。
接下來的兩句“愁聞地籟吹羊角,不見天瓢滴馬鬃”,通過描繪自然界的異常現象,進一步強調了困境的嚴重性。地籟是指地下的聲音,吹羊角則是指風聲,這些異常的聲音讓人感到憂慮。而“天瓢滴馬鬃”則形象地描述了大風帶來的破壞,暗示了自然災害的威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災害和困境,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擔憂。它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對抗,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力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詩詞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