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八詠六言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大絳縣人五歲,小魯申公二年。
楞嚴已難筆受,尚書尚可口傳。
|
|
七十八詠六言十首解釋: 《七十八詠六言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五歲時,就開始學習楞嚴經,而在小魯申公二年時,他已經能夠難以用筆表達楞嚴經的深奧之處,但仍然能夠通過口傳的方式傳授給他人。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絳縣人五歲,
小魯申公二年。
楞嚴已難筆受,
尚書尚可口傳。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于學習和傳承經典文化的重視。作者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學習楞嚴經,這顯示了他對于佛教經典的熱愛和求知欲。然而,楞嚴經的深奧之處使得作者難以用筆表達,這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經典文化的敬畏和謙遜。盡管如此,作者仍然能夠通過口傳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他人,這體現了他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的責任感。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首先,它展示了作者對于經典文化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于學習的執著態度。其次,它強調了經典文化的深奧性和難以捉摸的特點,使人對于知識的無限探索產生敬畏之情。最后,它強調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的重要性,通過口傳的方式將知識傳遞給后人,使得經典文化得以延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經典文化的熱愛、對于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于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