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和 / 作者:劉克莊 |
高虛早被方心誤,老退差賢曲學阿。
私謚勿煩禮官議,自詩堪付挽郎歌。
無衾覆首留名遠,有鍤隨身覺事多。
典午諸人空曠達,其如未了死生何。
|
|
三和解釋: 《三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虛早被方心誤,
老退差賢曲學阿。
私謚勿煩禮官議,
自詩堪付挽郎歌。
無衾覆首留名遠,
有鍤隨身覺事多。
典午諸人空曠達,
其如未了死生何。
這首詩詞的詩意較為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提到了高虛、方心、老退、差賢、曲學阿等詞語,這些詞語都是在描述作者自己的境遇和經歷。
詩的開頭兩句“高虛早被方心誤,老退差賢曲學阿”表達了作者年少時的志向和理想,但卻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實現,感到自己的人生被誤導和偏離了正道。
接下來的兩句“私謚勿煩禮官議,自詩堪付挽郎歌”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名譽和地位并不在意,他希望自己的詩詞能夠表達自己的心聲和情感,與挽歌一樣真實而深沉。
接著的兩句“無衾覆首留名遠,有鍤隨身覺事多”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的淡漠態度,他認為留下一個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有生之年能夠體驗和感受更多的事情。
最后兩句“典午諸人空曠達,其如未了死生何”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他認為人生如若不能在有生之年得到滿足和實現,那么死后又有何意義呢?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的淡漠態度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