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和 / 作者:劉克莊 |
曾課山間種藝詩,自猶不記更誰知。
豈無鼠盜食新筍,曾有鳳來棲老枝。
未敢名為真福地,便應(yīng)喚做小仇池。
籃輿只合村夫舉,兒子門生負(fù)笈隨。
|
|
三和解釋: 《三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曾經(jīng)在山間寫過種植藝術(shù)的詩,
自己卻不記得還有誰知道。
難道沒有老鼠偷吃嫩筍,
曾經(jīng)有鳳凰停棲在老樹枝上。
雖然不敢稱之為真正的福地,
卻可以稱之為小仇池。
籃輿只適合村夫舉起,
兒子們和門生們背著書包隨行。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來表達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過山間種植藝術(shù)的詩來反思自己的過去,他曾經(jīng)寫過這樣的詩,但自己卻不記得還有誰知道。這種無人知曉的感覺讓作者感到無奈和孤獨。
詩中提到了老鼠偷吃嫩筍和鳳凰停棲在老樹枝上,這是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描繪。作者通過這些形象的比喻,表達了人生中的起伏和變化。有時候,我們的努力可能被他人忽視,就像老鼠偷吃嫩筍一樣。而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運,就像鳳凰停棲在老樹枝上一樣。
最后,作者提到了“小仇池”,這是一個地名,但在這里被用作比喻。作者并不敢稱自己所處的地方為真正的福地,而是將其稱之為小仇池,暗示著這個地方并不完美,有著一些不足之處。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生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