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 / 作者:蘇軾 |
兩尉郁相望,東西百步場。
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鄉。
已作觀魚檻,仍開射鴨堂。
瀲瀲波頭細,疏疏雨腳長。
全家依畫舫,極目亂紅妝。
我來閑濯足,溪漲欲浮床。
澤國山圍里,孤城水影傍。
欲知歸路處,葦外記風檣。
|
|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解釋:
《城南縣尉水亭得長字》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縣尉水亭觀賞水上活動的情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座尉樓相望,東西相距百步有余。在這里插上彩旗,綠柳成行,形成一個熱鬧的市場;敲起戰鼓,水上的云彩般的房屋成為鄉村的風景。樓上已經建有觀魚的欄桿,還有專門射鴨的廳堂。水面上波浪輕拍,雨點稀疏而綿長。整個家族坐在畫舫上,遠遠望去,到處都是五彩繽紛的裝飾。我來這里閑庭信步,享受舒適的環境,溪水漲潮,仿佛將浮床漂起。周圍是環繞著山巒的濕地,獨立的城池靠水的倒影。如果你想知道回家的路在哪里,只需記住那風檣在蘆葦叢外的位置。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城南縣尉水亭的景色和水上活動,展示了作者在這個場景中的閑適和愉悅。詩人通過細致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家庭團聚的喜悅之情。詩中所述的水亭景色和水上活動,呈現出一幅生動的畫面,傳遞出寧靜、舒適和歡樂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寫景手法,通過描繪細節來刻畫水亭的景色和水上活動。詩人通過對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了水亭的熱鬧和歡樂氛圍。柳樹、彩旗、市場、戰鼓等元素,構成了一個繁忙而熱鬧的場景。而水亭上的觀魚欄桿和射鴨廳堂,則體現了人們對水上活動的熱愛和追求。詩中的細膩描寫,如波浪輕拍、雨點綿長,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水亭的真實景象。
在描寫自然景觀的同時,詩人也融入了人情味,通過描寫家族歡聚的場景,表達了對家庭團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詩中的畫舫、紅妝等元素,展示了家庭團聚的歡樂和熱鬧氛圍。而詩人自己在此處的閑庭信步,則表達了對寧靜和悠閑的向往,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享受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詞氣氛明快而愉悅,通過對水亭景色和水上活動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歡愉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水亭的生動景象,仿佛身臨其境。這首詩詞充滿了對自然和家庭的熱愛,以及對寧靜和悠閑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寫景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