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 作者:蘇軾 |
與子皆去國,十年天一隅。
數奇逢惡歲,計拙集枯梧。
好士余劉表,窮交憶灌夫。
不矜持漢節,猶喜攬桓須。
清句金絲合,高樓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畫想前模。
自寫千言賦,新裁六幅圖。
傳看一座聳,勸著尺書呼。
莫使騷人怨,東游不到吳。
|
|
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解釋:
《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與子皆去國,十年天一隅。
數奇逢惡歲,計拙集枯梧。
好士余劉表,窮交憶灌夫。
不矜持漢節,猶喜攬桓須。
清句金絲合,高樓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畫想前模。
自寫千言賦,新裁六幅圖。
傳看一座聳,勸著尺書呼。
莫使騷人怨,東游不到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蘇軾與朋友劉貢父相聚登上黃樓的情景,同時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提到了作者與朋友都離開了故鄉,已經有十年沒有相見,彼此相聚在黃樓中,宛如時間凝固,仿佛只是天地間的一隅。作者回顧了過去的歲月,稱這些年來經歷了一連串的不順和困境,自己的才華也因為計劃不周而顯得黯淡無光。然而,作者仍然懷念與貢父、灌夫等志同道合的好友相交的時光,雖然不能與他們一樣守節,但對桓須等文學家的作品卻頗有興趣。在黃樓中,作者與朋友們共同欣賞著雪景和明月,吟詠作詩,表達出新穎的思想和意境,并通過指畫來展現自己的想象。他們不僅自己寫了許多賦文,還創作了六幅圖畫,給人以聳人聽聞之感,鼓勵著其他的文人也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不能到達吳地(指吳越地區)的遺憾,希望不要讓那些有才情的文人因為不能游歷而感到怨懟。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友誼、文學和自由創作的向往和思考。作者通過與劉貢父登上黃樓,回憶過去的交往,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懷念。他自嘲地提到自己的計劃不周和境遇不順,但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優秀作品的欣賞卻從未減退。作者在黃樓中與朋友們共賞雪月,吟詠作詩,表達出對新穎思想和意境的追求,同時通過指畫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他們的文學創作和圖畫給人以聳人聽聞之感,鼓勵其他文人也要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不能到達理想之地的遺憾,希望那些有才情的人不要因此而感到怨懟。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黃樓中與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對友情、文學和自由創作的思考和向往。詩人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流暢的語言,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對困境的反思、對文學的熱愛以及對自由創作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凝練,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文學的熱愛,同時也透露出對人生經歷和社會現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