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清明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時節澆松近,人家擘紙歸。
但知題墓好,不笑乞墦非。
|
|
寒食清明十首解釋: 《寒食清明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寒食和清明時節的景象,以及人們對墓地的敬重和紀念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時節澆松近,人家擘紙歸。
但知題墓好,不笑乞墦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寒食和清明時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們的行為,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墓地的敬重之情。
首句“時節澆松近,人家擘紙歸”描繪了時節已經接近寒食和清明,人們開始準備祭掃墓地。澆松是一種祭祀儀式,人們用清水澆灌松樹,以示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擘紙則是準備紙錢和紙扎等祭品的活動,人們將紙張剪成特定的形狀,用于祭祀。
接下來的兩句“但知題墓好,不笑乞墦非”表達了對墓地的敬重和紀念之情。詩人認為,只有真正了解墓地的人才能理解墓志銘的含義,而不會嘲笑那些乞求墓地的人。這里的“乞墦”指的是祭祀時向墓地乞求福祉的行為,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這種行為的認同和尊重。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寒食和清明時節的景象,以及人們對墓地的敬重和紀念之情。它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傳統祭祀儀式的重視,展現了作者對生死和人情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