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事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禿翁未敢佚馀生,洗竹澆蘭立課程。
辛苦謀身無甕算,殷勤娛耳有瓶笙。
爐寒燒葉回春意,燭盡攜書就月明。
一欠伸間分夢覺,何須它日曲池平。
|
|
即事二首解釋: 《即事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禿翁未敢佚馀生,
洗竹澆蘭立課程。
辛苦謀身無甕算,
殷勤娛耳有瓶笙。
爐寒燒葉回春意,
燭盡攜書就月明。
一欠伸間分夢覺,
何須它日曲池平。
譯文:
禿頭老人不敢虛度余生,
用清水洗竹子,澆灌蘭花,立下學業的目標。
辛苦地謀生計,沒有容器可以計算,
殷勤地娛樂耳朵,有瓶笙(一種樂器)。
爐火已經熄滅,燒葉子帶來了春天的感覺,
蠟燭燒盡了,帶著書籍走向明亮的月光。
一次伸懶腰之間,分開了夢境,醒來了,
何必等到另一天,曲池才平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禿頭老人不愿虛度光陰,用洗竹澆蘭的方式,表達了他對學業的執著和追求。他辛勤努力,但卻沒有容器可以計算他的付出,這可能暗示了他的努力并不被外界所看重。然而,他依然用瓶笙來娛樂自己,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爐火熄滅、蠟燭燒盡的場景,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無情。然而,即使時間流逝,作者依然帶著書籍走向明亮的月光,表達了他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一次伸懶腰之間,分開了夢境,醒來了。這句話可能暗示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覺醒和對未來的期待。他認為,不必等到將來的某一天,才能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而是應該在當下就能夠體驗到生活的美好。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學業、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傳達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