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厚弟示和詩復課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花深蘚合似禪關,千歲榕根入水蟠。
方土何須求海上,地仙元不離人間。
忘言已悟銅銘背,卻老非干玉煉顏。
客至未應愁酒盡,少需便了巷沽還。
|
|
居厚弟示和詩復課十首解釋: 《居厚弟示和詩復課十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花深蘚合似禪關,
千歲榕根入水蟠。
方土何須求海上,
地仙元不離人間。
忘言已悟銅銘背,
卻老非干玉煉顏。
客至未應愁酒盡,
少需便了巷沽還。
中文譯文:
花朵盛開,苔蘚交織,宛如禪宗的關口。
千年的榕樹根深入水中盤旋。
我們何必追求遙遠的海上之土,
仙境本就存在于人間。
忘卻言語,已經(jīng)領悟銅銘的背面,
然而歲月的流轉無法阻擋歲月的痕跡。
客人到來時,不必憂愁酒量已盡,
只需少量,便可滿足于巷子里的酒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界和追求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繪了花朵盛開和苔蘚交織的景象,將其比喻為禪宗的關口,暗示了修行和心靈境界的重要性。榕樹的根深入水中盤旋,象征著人與自然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人與地的共生關系。
其次,詩中提到方土和海上,表達了對遠方的向往和追求的思考。然而,作者認為仙境并不需要遠離人間,而是存在于我們身邊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中。這種思想體現(xiàn)了宋代文人的歸隱情懷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
接著,詩中提到忘卻言語和銅銘背面的領悟,暗示了作者對世俗言辭的超越和對內心境界的覺悟。然而,歲月的流轉無法阻擋時間的痕跡,這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現(xiàn)實。
最后,詩中提到客人到來時,不必憂愁酒量已盡,只需少量即可滿足。這句話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淡泊和對精神追求的重視。作者認為,真正的滿足和快樂并不取決于外在的物質,而是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對物質欲望的超越。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歸隱情懷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