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庵放言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廢陵有斧柏盜,清野無澆松人。
百年幸生佛國,一點不吹戰塵。
|
|
溪庵放言十首解釋: 《溪庵放言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山間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廢陵有斧柏盜,
清野無澆松人。
百年幸生佛國,
一點不吹戰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溪庵為背景,通過描繪廢棄的陵墓中被盜的柏樹和清野中沒有人照料的松樹,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
首句“廢陵有斧柏盜”,描繪了廢棄的陵墓中的柏樹被盜的情景。這里的廢陵象征著世俗的繁華和權力的榮華,而被盜的柏樹則暗示了這種繁華和榮華的虛幻和脆弱。
接著,“清野無澆松人”,描述了在寧靜的野外,沒有人照料的松樹。這里的清野代表了遠離塵囂的自然環境,而無人照料的松樹則象征著自然的純潔和自由。
接下來的兩句“百年幸生佛國,一點不吹戰塵”,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和對世俗戰亂的厭倦。百年幸生佛國意味著在這個世俗紛擾的世界中,能夠找到一片寧靜的凈土。而“一點不吹戰塵”則表示作者不愿卷入世俗的紛爭和戰亂,渴望遠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廢棄的陵墓和清野中的柏樹和松樹,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它呈現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遠離塵囂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純潔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