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南塘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聚群雷乍喊,乘暗月初斜。
至黠穿懷袖,雖微具爪牙。
麈揮那肯去,扇障不能庶。
近水尤喧聒,殊妨賞藕花。
|
|
又和南塘十首解釋: 《又和南塘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聚群雷乍喊,乘暗月初斜。
群雷聚集在一起,突然發出震耳欲聾的喊聲,正值月亮初升時分。
至黠穿懷袖,雖微具爪牙。
至為狡猾的人藏匿在衣袖之中,雖然微小但具備鋒利的爪牙。
麈揮那肯去,扇障不能庶。
麈(zhǔ)指的是一種動物,象征著高貴和純潔。它揮動著不肯離去,扇子也無法將其阻擋。
近水尤喧聒,殊妨賞藕花。
靠近水邊尤其喧鬧,妨礙了欣賞蓮藕花的美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性的思考和對于社會現象的觀察。作者以雷聲、月亮、麈等形象來隱喻人們的行為和社會的繁雜喧囂。詩中的“群雷”和“至黠”象征著人們的喧鬧和狡猾,而“麈”則代表著高尚和純潔的品質。作者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對于社會喧囂和人性瑕疵的批判。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巧妙的象征手法和對于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隱喻,作者將人們的行為和社會的喧囂與高尚純潔的品質進行對比,表達了對于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于人性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