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五首 / 作者:劉克莊 |
杖屨暇時常檢點,細分枝干數株椿。
試呼童子調霜弄,絕勝奴兵擂曉逄。
色映巖松寒引鶴,根連園杞夜聞厖。
社中作者铦鋒穎,甘樹降旛束短杠。
|
|
再和五首解釋: 《再和五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杖屨暇時常檢點,
細分枝干數株椿。
試呼童子調霜弄,
絕勝奴兵擂曉逄。
色映巖松寒引鶴,
根連園杞夜聞厖。
社中作者铦鋒穎,
甘樹降旛束短杠。
中文譯文:
手拄拐杖,腳穿草鞋,閑暇時常常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
細細數著枝干,看看有幾株椿花。
試著呼喚童子,讓他調弄霜雪,
勝過奴兵們在黎明時分擂鼓的聲音。
椿花的顏色映照在巖石和松樹上,寒冷中引來了鶴鳥,
椿樹的根連結著園中的杞樹,夜晚里傳來了厚重的聲音。
在社會中,作者以鋒芒和才華脫穎而出,
就像甘樹降下旗幟束縛短杠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為主線,通過對椿花、松樹、鶴鳥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椿花作為詩中的主要意象,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作者通過細數椿花的枝干,表達了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和檢點,體現了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修養的精神。
詩中還出現了童子、奴兵等社會角色,通過對比童子調霜和奴兵擂鼓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真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奴役和束縛的反感。這種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判,體現了作者對社會風貌的關注和思考。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作者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才華,以及他對自身價值的認同。作者自比甘樹降下旗幟束縛短杠,意味著他在社會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地位,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和自豪。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我修養、社會現象和自身價值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批判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