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仲閔詩卷,因成長句 / 作者:蘇軾 |
喜見西風吹麥秋,年年為逭老農憂。
沾涂手足經年種,薦載珠璣一倍收。
壯齒君能親稼穡,異時我亦困耡耰。
獨憐紫竹堂前月,清夜娟娟照客愁。
|
|
讀仲閔詩卷,因成長句解釋:
詩詞:《讀仲閔詩卷,因成長句》
喜見西風吹麥秋,
年年為逭老農憂。
沾涂手足經年種,
薦載珠璣一倍收。
壯齒君能親稼穡,
異時我亦困耡耰。
獨憐紫竹堂前月,
清夜娟娟照客愁。
中文譯文:
喜歡看到西風吹拂麥子的秋天,
每年都為辛勞的農民擔憂。
沾滿泥土的手腳經年耕種,
辛勤勞動換來豐收的珍寶。
年輕力壯的君主親自耕種,
在另一時刻,我也曾陷于繁忙的農耕。
獨自憐愛紫竹堂前的明月,
在寧靜的夜晚照亮客人的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他的朋友仲閔的作品,表達了對農民勞動的贊美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中通過描述秋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農民辛勤勞動的敬佩和關懷。西風吹拂著麥子,預示著收獲的季節的到來,作者為老農憂心忡忡,希望他們能夠有豐收的一年。
詩中描繪了農民辛勤勞動的場景,沾滿土壤的手腳象征著他們的辛勤付出。他們的努力和辛苦換來了豐收,珍寶則指代著豐收的成果。
接著,作者將自己與君主進行對比,表示君主親自耕種,而自己也曾經歷過農耕的辛苦。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同情和共情,認同農民的艱辛境遇。
最后兩句描寫了夜晚的景象,作者獨自倚在紫竹堂前,仰望明亮的月光。這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客人的憂愁,表達了作者對疲憊和憂愁的理解和共鳴。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農民勞動的敬佩和同情,展現了他對自然和人類命運的思考。通過描繪農民的辛勤勞動和自然的美好,詩中透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情世故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