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竺山二十詠 / 作者:劉克莊 |
惜齒埋之土,何曾愿世知。
終為交趾獻,亦被普賢騎。
|
|
石竺山二十詠解釋: 《石竺山二十詠》是宋代劉克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作品被埋沒而感到惋惜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后世所知的渴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惜齒埋之土,何曾愿世知。
終為交趾獻,亦被普賢騎。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作品被埋沒的遺憾之情。作者用“惜齒埋之土”來形容自己的作品,意味著他將自己的才華和創(chuàng)作埋藏在默默無聞的土地之中。他感嘆自己的作品無法被世人所知,無法得到應有的賞識和認可。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轉折和希望。作者說他的作品最終會被獻給交趾(即越南),并且會被普賢(佛教中的智慧菩薩)所騎著傳播。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被后世所傳頌和傳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作品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渴望。作者既感到遺憾和無奈,又懷抱著對于作品被傳世的希望。這種矛盾的情感在詩中得到了巧妙的表達。
此外,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作者將自己的作品比作被埋藏的珍寶,用以強調其珍貴和被埋沒的遺憾。而將作品獻給交趾和被普賢騎著傳播,則是一種象征,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后世所傳頌和傳承的愿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作品命運的思考和內心的矛盾情感,同時也展現(xiàn)了對于作品被傳世的渴望和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