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 / 作者:劉克莊 |
麟經之筆既絕,蠶室之書遂行。
聃非二子同傳,齊魯兩生失名。
|
|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解釋: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夜晚閱讀傳世經典和雜書的情景,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學術成就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麟經之筆既絕,
蠶室之書遂行。
聃非二子同傳,
齊魯兩生失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晚讀書為背景,通過對麟經和蠶室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傳世經典和雜書的重視。麟經是指傳世經典,而蠶室則代表雜書,兩者都是作者在夜晚閱讀的對象。詩中提到麟經之筆既絕,意味著傳世經典的書寫已經終結,而蠶室之書遂行,則表示雜書的傳播和流傳仍在進行。這種對傳統文化和學術的關注,反映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詩的后兩句“聃非二子同傳,齊魯兩生失名”,表達了作者對學術傳承的思考。聃指的是老子的弟子聃(dān),二子指的是莊子和列子,他們都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這里作者指出,他并非與這些重要人物一同傳承學術,而是在夜晚獨自默默地閱讀。齊魯指的是齊國和魯國,兩生指的是孔子和孟子,他們都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作者提到齊魯兩生失名,意味著他們的學術思想在當時并沒有得到廣泛傳播和認可。
整首詩詞通過對夜晚讀書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學術成就的思考。作者對傳世經典和雜書的重視,以及對學術傳承的思考,展現了他對知識和學問的熱愛和追求。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化傳承和學術發展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