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難與拘儒論,無方即大方。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
|
又二首解釋: 《又二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難與拘儒論,無方即大方。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爭論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認為,拘泥于儒家學說的爭論是困難的,而沒有固定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大方。他感嘆自己的見解獨特,卻不知道自己的立場在何方。他認為受到智者的啟發仍然有限,即使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也無法衡量聃子的學說。他感到自己無法了解崖壁內外的事物,就像烏鴉只能在道旁觀望一樣。他提到了血戰和蠻爭的角斗,以及士人對于遠方的向往。最后,他認為自己的見識有限,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看到事物,而真正的膽識則是能夠開拓更廣闊的領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學術爭論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通過對比和對立,揭示了自己對于學術爭論的困惑和對于人生境遇的無奈。他認為真正的大方不是拘泥于某種學說,而是能夠超越固定的框架,擁有開放的思維。他對于自己的見解獨特而自豪,但又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立場在何方。他對于智者的啟發表示敬佩,但也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有限。他用烏鴉觀望道旁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于事物本質的無法洞察。最后,他通過血戰和蠻爭的描寫,以及士人望洋的形象,表達了對于遠方的向往和對于更廣闊領域的渴望。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于學術和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