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起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變風而下世無詩,幼學西崑壯恥為。
老去僅名小家數,向來曾識大宗師。
百年不覺皤雙鬢,一字誰能斷數髭。
誠叟放翁幾曾死,著鞭萬一許肩隨。
|
|
病起十首解釋: 《病起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起十首
變風而下世無詩,
幼學西崑壯恥為。
老去僅名小家數,
向來曾識大宗師。
百年不覺皤雙鬢,
一字誰能斷數髭。
誠叟放翁幾曾死,
著鞭萬一許肩隨。
中文譯文:
病重時寫的十首詩
時代變遷,世間無人能寫出好詩,
年少時學習西崑的壯麗事跡,感到羞恥。
年老后只能以小家之名自居,
雖然曾經認識過大宗師。
百年過去,不知不覺間白發已經多了,
一個字能有誰能數清胡須的數量。
老者真的放下了鞭子嗎?他是否已經去世?
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去世了,誰會繼承他的肩膀上的擔子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在病重時的心情和對自己詩才的反思。他感嘆時代變遷,認為當下的世間已經沒有人能寫出好詩,這使他感到失望和無奈。他回憶起年少時學習西崑的事跡,但現在卻感到羞恥,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成就只能算是小家之作,與大宗師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詩中還描繪了歲月的流轉和老去的痕跡。百年過去,作者的雙鬢已經皤白,這是時間無情的痕跡。他提到自己的胡須,暗示著歲月的積累和經歷的豐富,但也表達了一種無法被他人理解和評價的孤獨感。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和他人的思考。他質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放下才華,是否真的能夠安心離去。他也思考著,如果有一天他離世,是否會有人能夠繼承他的肩膀上的擔子,繼續他的事業。
整首詩詞以自省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代和傳承的擔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