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即事四首 / 作者:劉克莊 |
鷹已離韛馬釋驂,弇州西畔大槐南。
酢梅難比奉宸杏,病橘本非供御柑。
怕向道旁逢醉尉,底須帳里著髯參。
細聽檐溜諧宮徵,床下安知斗蟻酣。
|
|
又即事四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又即事四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鷹已離韛馬釋驂,
鷹已經離開馬的韁繩,馬也解下了鞍具,
弇州西畔大槐南。
弇州位于西邊,大槐樹生長在南邊。
酢梅難比奉宸杏,
酸梅難與皇宮里的杏子相比,
病橘本非供御柑。
生病的橘子并非用來獻給皇室的柑橘。
怕向道旁逢醉尉,
害怕在道路旁遇到醉酒的官員,
底須帳里著髯參。
底下的須發蓄得像山參一樣。
細聽檐溜諧宮徵,
細細地聽著屋檐上的水滴發出宮徵音,
床下安知斗蟻酣。
床下的人怎能知道斗蟻的狂歡。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系列生活細節和意象,展現了作者劉克莊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感悟。整首詩詞以冷峻而幽靜的景象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權勢的冷嘲熱諷,以及對平凡生活的關注和頌揚。
首先,詩中以鷹已離韛馬釋驂的形象揭示了世事變遷的無常性,暗示了人們的命運和地位都是無常的,權勢高低瞬息萬變。接著,通過對弇州西畔大槐南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其次,詩中通過對酢梅和病橘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真實和純粹的追求。酢梅作為一種樸實的小果,與奉宸杏相比,顯得不起眼,但它卻是真實存在的。而病橘則象征了名利權勢虛幻的一面,它并非供奉給皇室的柑橘,暗喻了權力的虛假和虛幻。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權勢的嘲諷和不屑。作者怕向道旁逢醉尉,暗指官員們的放縱和不負責任,對權力的濫用表示擔憂。而底須帳里著髯參,以底下的須發蓄得像山參一樣的形象,揭示了權力下的人們虛偽和虛榮的本質。
最后,詩中通過對檐溜和斗蟻的描寫,突出了作者對生活瑣事的關注和對平凡生活的贊美。細聽檐溜諧宮徵,表達了對細微之處的敏感和對生活瑣碎之美的欣賞。而床下安知斗蟻酣,則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頌揚和對生命的熱愛,無論是權勢高低,人們都應該珍惜和享受自己的生活。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淡泊的態度揭示了人世間的冷暖和虛實,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瑣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真實和純粹的追求,以及對世俗權勢的冷嘲熱諷。同時,詩中透露著對平凡生活的關注和頌揚,呼吁人們珍惜和享受自己的生活,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