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 / 作者:劉克莊 |
空留蘚石仆斜陽,不見奇章與贊皇。
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
|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解釋: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月二十五日,我在方校書園飲酒,只見蘚石仆斜陽,再也看不到奇章與贊皇。為何要在雍門彈奏一曲,蟬聲極盡訴凄涼。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詩人在方校書園飲酒的情景。詩人注意到蘚石上的陽光斜射,卻再也找不到過去那些奇妙的章句和贊美的聲音。詩人思索著,為何要在這個莊嚴的場合中演奏一曲悲涼的音樂,仿佛蟬鳴聲也在極盡訴說凄涼之情。
賞析:
劉克莊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方校書園的景象,通過描繪斜陽照射在蘚石上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主題。蘚石仆斜陽的描寫,既傳達了時光的流逝,也暗示了作者個人的感慨。詩中提到的奇章與贊皇,指的是過去的美好事物和贊美之辭,但現在已經難以找到,這也反映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變遷的感嘆。最后兩句中,雍門指的是官場,詩人質疑在這樣的莊嚴場合中演奏悲涼的曲子的意義,蟬聲的極盡訴說凄涼,則抒發了作者對時局動蕩、社會變遷的感受。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過去的追憶,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事物易變以及社會風云變幻的深沉思考和感慨之情。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嘆,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同時也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懷和對社會現象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