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六言八首 / 作者:劉克莊 |
上壽都來百歲,厚祿不過萬鐘。
陋巷儒死廿九,灌園子辭三公。
|
|
雜詠六言八首解釋: 《雜詠六言八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壽都來百歲,
厚祿不過萬鐘。
陋巷儒死廿九,
灌園子辭三公。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壽命、地位和職業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詩中提到了百歲壽星、豐厚的薪俸、貧窮的學者和辭去官職的園丁,探討了人生的不同境遇和價值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六言詩句,通過對比和對立的手法,刻畫了社會上不同人物的命運和境遇。首句“上壽都來百歲”,表達了一種令人羨慕的長壽狀態,寓意著壽命的延長和幸福的生活。而第二句“厚祿不過萬鐘”,則揭示了財富和功名的局限性,說明即使有豐厚的財富,也不能超越萬貫;即使有高官厚祿,也不能稱之為萬鐘。
接下來的兩句“陋巷儒死廿九,灌園子辭三公”,則展現了社會中不同階層和職業的命運。詩中的“陋巷儒”指的是貧窮的學者,他們生活在簡陋的巷子里,即使努力學習,最終也只能死于29歲,寓意著人才的早逝和社會對知識的冷落。而“灌園子”則是一個園丁的職業稱號,他選擇辭去官職,回歸自然,選擇了自己喜愛的事業,放棄了權力和地位。
整首詩詞通過對不同人群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象和人生的思考。他通過對比和對立,表達了對權力、地位和財富的審視,并呼吁人們追求內心真實的追求和價值。這首詩詞既有社會批判的意味,也表達了對自由、獨立和追求個人興趣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