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恰歸舊隱再逢春,村巷荒涼草沒人。
犬壞園中門作竇,盜規墳上樹為薪。
官如巫祝難羞賤,家似樵漁敢諱貧。
聞說鄰醅低價賣,病夫一滴未沾唇。
|
|
立春二首解釋: 《立春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立春時節農村的凄涼景象,通過對官僚、貧寒和病痛等現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感嘆。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恰歸舊隱再逢春,
村巷荒涼草沒人。
犬壞園中門作竇,
盜規墳上樹為薪。
官如巫祝難羞賤,
家似樵漁敢諱貧。
聞說鄰醅低價賣,
病夫一滴未沾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立春時節為背景,通過描繪農村的荒涼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無奈之情。
首節描述了作者重返故地,但周圍卻是冷清荒涼,草木叢生而人跡罕至。這種景象暗示了社會動蕩和人口凋敝的現實,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失落。
接下來的幾句中,描繪了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犬壞園門,暗指官員不作為,縱容貪污腐敗;盜規墳上樹為薪,揭示了社會道德的淪喪與人們為了生計而不擇手段的悲哀。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官僚腐敗和社會道德淪喪的憤懣之情。
最后的兩句則側重描繪了貧困和病痛帶來的痛苦。官如巫祝難羞賤,家似樵漁敢諱貧,描述了貧苦人家不敢面對現實和社會歧視的困境。聞說鄰醅低價賣,病夫一滴未沾唇,更是表達了病痛折磨下生活的艱辛和無助。
整首詩詞以冷峻、凄涼的語言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們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憤懣和思考。通過對社會底層人們生活困境的描繪,詩中透露出對人性的關懷和對社會的呼喚,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啟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