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十四吟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翠華未可議時巡,自古安危擊重臣。
聞說紫巖親督戰,孰云赤壁后無人。
諸公盡作鑽天令,老子重為擊壤民。
萬里陰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迥春。
|
|
上十四吟十首解釋: 《上十四吟十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翠華未可議時巡,
自古安危擊重臣。
聞說紫巖親督戰,
孰云赤壁后無人。
諸公盡作鑽天令,
老子重為擊壤民。
萬里陰霾冰霰合,
一通露布挽迥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歷史上的一些事件和情景,同時也蘊含了一定的政治和社會思考。
首先,詩人提到了"翠華",指的是皇帝的巡幸。他說翠華未可議時巡,意味著皇帝的行動不可輕率,需要謹慎考慮。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古以來,國家的安危都取決于能否擊敗重要的臣子。這里的"擊重臣"可以理解為對抗有權勢的官員,以保障國家的安定與發展。
詩中提到了"紫巖"和"赤壁",這是指歷史上著名的戰役。紫巖指的是北方的戰事,而赤壁則指的是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詩人聽說紫巖戰役中紫巖親自指揮作戰,而赤壁之戰后,卻沒有聽說有人能夠媲美之。這里的意思是贊頌歷史上杰出的將領和戰功,強調他們的英勇和無人可及的地位。
接下來,詩人談到了"諸公"和"老子"。這里的"諸公"可能指的是當時的官員,而"老子"則指的是皇帝。詩人表達了一種諷刺的情緒,認為當時的官員們都在推行一些不切實際的政策,而皇帝卻忽視了國家的實際需要,使得普通民眾的生活受到了沖擊。這里的"鑽天令"和"擊壤民"是形象的描寫,暗示了政策的不合理和對民眾的不負責。
最后兩句描述了長時間的陰霾和寒冷,以及一通露布帶來的春天的氣息。這里可以理解為對困境的描繪,但也透露出希望和轉機的信號。露布挽春的意象傳遞出一種希望和改變的意味。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歷史事件和政治寓言,表達了對當時政治局勢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和評論。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也展示了詩人對希望和轉機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