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御堦人看放班回,誰記乾淳舊事哉。
進卷已嘗觀所主,聞弦上欲老其才。
割雞必待民謠著,峨豸多由縣譜來。
莫道勝流俱不屑,艾軒做了到誠齋。
|
|
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解釋: 《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是劉克莊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御堦人看放班回,
誰記乾淳舊事哉。
進卷已嘗觀所主,
聞弦上欲老其才。
割雞必待民謠著,
峨豸多由縣譜來。
莫道勝流俱不屑,
艾軒做了到誠齋。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送別大淵宰安溪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御堦人目送安溪離開,感慨乾淳時代的往事已被遺忘。他曾親眼見證安溪主政時的功績,如今聽聞他的琴藝漸漸老去。詩中還提到割雞這個民間樂曲,需要等待謠曲的傳唱才能進行。峨豸是指峨眉山上的豸(zhì)魚,多通過縣譜傳來。最后,劉克莊告訴人們不要輕視優秀的人才,因為艾軒已經成為誠齋的主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寫御堦人目送安溪離開,表達了對乾淳舊事的懷念和對安溪才華逐漸衰老的感慨。詩人通過描寫割雞民謠和峨豸的傳承,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它們對人才的培養和傳承的作用。最后,通過提到艾軒成為誠齋的主人,詩人表達了對有才華的人的肯定和呼吁,不要忽視他們的價值。
整首詩詞情感沉郁,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和才華的惋惜之情。同時,詩人還以具體的傳統文化元素展示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傳承的意義,傳遞了一種對于才華的珍視和呼喚。這首詩詞在描繪個別人物和事物的同時,也通過抒發情感和思考人才的價值,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啟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