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
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
威驅未若心懷惠,內荏徒然外抑強。
想見江鄉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
|
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見過明府的才華出眾,傳聞尊公在他身后支持。番邦的俗民還歌唱漢東的柳樹,莆田的人們不剪召南的桐樹。治理的威勢不如心懷慈悲,內心的怯懦只能外強壓抑。我想見到江鄉和閩嶠的景色,每家都在爐香中燃燒自己的信仰。
詩意:
這首詩是劉克莊送別大淵宰安溪的作品,表達了對安溪的贊美和祝愿。他稱贊了明府的才華,以及傳聞中尊公對他的支持。他還提到了番邦的俗民熱衷于歌唱漢東的柳樹,而莆田的人們則不剪召南的桐樹,表達了對兩地文化的關注和尊重。詩人認為威勢不如心懷慈悲,內心的怯懦只能外強壓抑,強調了慈悲與溫和的重要性。最后,他表達了對江鄉和閩嶠景色的向往,并祝愿每個家庭都能在爐香的陪伴下擁有美好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大淵宰安溪的敬意和祝福。通過對明府和尊公的贊美,展示了安溪才華橫溢和得到支持的優勢。番邦與莆田的比較,突顯了對兩地文化的尊重和關注。詩人通過威勢與慈悲的對比,表達了對治理者應有的品質的思考,呼吁內心的慈悲勝過外在的權勢。最后,對江鄉和閩嶠的向往以及每家爐香的描繪,使整首詩詞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具體人物和地方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思考與祝福之情,同時也呼喚了一種溫和、慈悲的治理方式,并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