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和感舊四首 / 作者:劉克莊 |
蹇驢誰駕復誰驂,略似遺公在劍南。
尚有三鐘加十束,那無二頃種千柑。
不煩剝啄敲門訪,且可跏趺面壁參。
春到茅檐殊未覺,曉窗差薄日初酣。
|
|
又和感舊四首解釋: 《又和感舊四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蹇驢誰駕復誰驂,
略似遺公在劍南。
尚有三鐘加十束,
那無二頃種千柑。
不煩剝啄敲門訪,
且可跏趺面壁參。
春到茅檐殊未覺,
曉窗差薄日初酣。
譯文:
誰駕駛著那蹇躓的驢兒又是誰在騎著那高大的驂(音:cān)馬,
略有點像留在劍南的遺老一樣。
還有三鐘酒加上十束花,
卻沒有兩頃地種植千柑樹。
不必煩擾剝啄的鳥兒敲門而來,
可以舒適地跏趺坐著,面壁沉思。
春天到了,茅檐下卻還沒有察覺,
黎明的窗戶透著薄薄的陽光初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蹇驢和高大的驂馬象征了不同的命運和地位。遺公在劍南的形象暗示了過去偉大的人物已經離去,只留下了寥寥無幾的遺跡。三鐘酒和十束花象征著有限的享受和富足,而缺乏的兩頃地和千柑樹則暗示了作者內心對更多財富和成就的渴望。
詩中表達了一種豁達和淡泊的心態。作者不再追求外在的物質財富,而是選擇坐下來靜心思考,反思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他不讓鳥兒的啄門聲影響自己,而是選擇閉目養神,專注于內心的思考。盡管春天已經到來,但茅檐下的人卻沒有察覺,他的關注點并不在外界的喧囂和變化上,而是內心的寧靜和自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通過對驢兒、驂馬、酒、花、地和柑樹等形象的運用,傳達了對物質和地位的淡泊態度,以及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的重要性。
詩中的意象簡練而深刻,語言流暢自然。作者運用對比手法,通過描述驢兒和驂馬、三鐘酒和十束花、兩頃地和千柑樹的對比,表達了對世俗財富和成就的冷淡態度,強調了內心修養和思考的價值。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背景,突出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超脫。茅檐下的人不被外界的喧囂和變化所干擾,他選擇面對自己的內心,思考生活的真諦。這種內省的態度和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在宋代的文化氛圍中頗具代表性,也體現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對于修身養性、追求內心寧靜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態度,以及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意愿。它呼應了宋代文化中的一種理想境界,即在物質豐富的同時,追求內心的滿足和思考的深度。這種淡泊的心態和內省的追求在宋代文人的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反映了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價值觀和思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