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興十首 / 作者:劉克莊 |
少喜清談拙自謀,行年至此復焉求。
歸休誰肯爭幽谷,貧殺猶堪買沃洲。
笛作曾垂安石淚,扇遮難護彥回羞。
伯陽老去差奸黠,真出函關不少留。
|
|
雜興十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雜興十首》中的一首。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少喜清談拙自謀,
行年至此復焉求。
歸休誰肯爭幽谷,
貧殺猶堪買沃洲。
笛作曾垂安石淚,
扇遮難護彥回羞。
伯陽老去差奸黠,
真出函關不少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劉克莊對自己辛勤努力、追求成功的一種感慨和困惑之情。詩中反映了他在生活和學術上的種種掙扎和困境。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劉克莊少年時對于清談和自我追求的喜愛,但他發現自己行年漸長,卻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因此重新尋求著前進的方向。
第二句中的“歸休誰肯爭幽谷”表達了他對于深山幽谷安逸生活的向往,但他意識到在現實中,很少有人愿意與他爭奪這樣的閑居生活。而“貧殺猶堪買沃洲”則是在說,即使在貧窮的情況下,他仍然愿意付出一切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第三句中的“笛作曾垂安石淚”描繪了劉克莊吹奏笛子時的情景,似乎有一絲悲傷之淚。而“扇遮難護彥回羞”則暗示了他在學術上的努力和成果卻被人們忽視,使他感到羞愧。
最后兩句中的“伯陽老去差奸黠,真出函關不少留”表達了詩人對于伯陽老去后所受到的冷遇和不公正對待的不滿。伯陽指的是伯陽仲任,是劉克莊的一位學術偶像,他在晚年遭到了貶斥和詆毀,而劉克莊認為伯陽真正的學問和思想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境遇的描繪和對伯陽遭遇的抱怨,表達了劉克莊對于生活和學術的追求中所遇到的各種困境和不公,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理想實現的渴望和對于社會現實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