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病怯春寒添絮衣,神情全減少年時。
僅堪田舍陪鄉(xiāng)飲,難向湖亭看水嬉。
清旦羲和升日轂,回風(fēng)王母帶云旗。
管簫聲散人歸晚,獨有螢穿馬季帷。
|
|
次韻三首解釋: 詩詞:《次韻三首》
病怯春寒添絮衣,
神情全減少年時。
僅堪田舍陪鄉(xiāng)飲,
難向湖亭看水嬉。
清旦羲和升日轂,
回風(fēng)王母帶云旗。
管簫聲散人歸晚,
獨有螢穿馬季帷。
中文譯文:
病怯春寒添上厚絮衣,
精神情緒已不如年少時。
只能陪伴在鄉(xiāng)間的農(nóng)舍,
難以到湖亭邊觀賞水中歡樂。
清晨太陽升起,羲和駕著日輪前行,
回風(fēng)王母帶著云旗。
管簫的聲音漸漸散去,人們歸家迎晚,
只有螢火蟲穿過馬季帷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劉克莊所作,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身體虛弱、年華漸逝的感受,以及他對自然和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
首先,詩的前兩句寫出了作者身體狀況的衰弱,他因為病弱而在寒冷的春天增添了厚厚的絮衣,精神和神情也不如年少時那般飽滿。這映射出作者自身的衰老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來的兩句寫出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他只能在田舍中陪伴鄉(xiāng)親們一起喝酒,而難以到湖亭邊去欣賞水中的歡樂。這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閑適的鄉(xiāng)村生活的渴望,但因為病痛而無法實現(xiàn)。
接著,詩中描繪了清晨太陽升起的景象,羲和駕著日輪上升,回風(fēng)王母帶著云旗。這些描寫出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觀,與作者內(nèi)心的病痛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作者的無奈和不幸。
最后兩句,則寫出了管簫聲散去,人們歸家迎晚的場景。只有螢火蟲穿過馬季帷幕,給整個詩篇增添了一絲凄涼和寂寞的氛圍。這似乎暗示著作者在病痛與衰老的陰影下,感到孤獨和無助。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身體的虛弱、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內(nèi)心的憂傷。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和象征意義的運用,傳達出作者對時光流轉(zhuǎn)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