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事四首 / 作者:劉克莊 |
目為詩客不勝慚,喚作園翁定自堪。
抱甕荷鋤非鄙事,栽花移竹似清談。
野人只識羹芹美,相國安知食筍甘。
晚覺齊民書最要,惜無幽士肯同參。
|
|
即事四首解釋: 《即事四首》是宋代劉克莊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目為詩客不勝慚,
喚作園翁定自堪。
抱甕荷鋤非鄙事,
栽花移竹似清談。
野人只識羹芹美,
相國安知食筍甘。
晚覺齊民書最要,
惜無幽士肯同參。
詩意:
詩人自稱是一個詩客,感到慚愧不已,
并自稱為園翁,確實適合這個稱號。
抱著水甕揮舞著鋤頭并不是低賤的事情,
種花移竹卻像在進行高雅的談話。
普通人只知道羹和芹菜的美味,
高官們又怎么會知道竹筍的甘美呢?
晚上覺醒后,齊民書是最重要的,
可惜沒有幽士愿意一同參與。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身份和處境的思考。詩人自稱是一個詩客,感到自己無法與真正的園翁相比,因為他并非專心致志地從事園藝,而是抱著水甕、揮舞鋤頭。然而,他認為這樣的勞作并非低賤之事,反而像是進行高雅的談話一樣,栽花移竹之間似乎有著一種清雅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以對比的方式,揭示了普通人和高官們對美味的不同認知。普通人只懂得羹和芹菜的美味,而高官們卻無法體會到竹筍的甘美。這種差異暗示了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差距,也折射出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一種思考。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晚上覺醒后齊民書的重要性的認識,但他感嘆沒有幽士愿意一同參與。這里的幽士指的是有學問、有見識的隱士,詩人希望能有這樣的人士與他一同探討文化和社會問題。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身份認同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既有自嘲的幽默感,又透露出對真正文化人士的向往。同時,通過對美食的對比,詩人也略帶諷刺地指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們對于高雅事物的欣賞能力的局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