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中作 / 作者:劉克莊 |
漂泊何須遠,離鄉即旅人。
吹薪嘗海品,書刺謁田鄰。
家寄寒衣少,山來曉夢頻。
小兒仍病瘧,詩句竟無神。
|
|
客中作解釋: 《客中作》是宋代劉克莊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漂泊在外的客人,他離開故鄉成為一位旅人。在旅途中,他吹著薪火品味著海水的咸味,寫信拜訪田間的鄰居。他寄回家的寒衣很少,每當山來的時候,他就頻繁地做著夢。他的小孩仍然患著瘧疾,而他自己的詩句卻失去了靈感。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漂泊何須遠,
離鄉即旅人。
吹薪嘗海品,
書刺謁田鄰。
家寄寒衣少,
山來曉夢頻。
小兒仍病瘧,
詩句竟無神。
詩詞的意境主要表達了客人流離失所的心情和困境。詩人通過描繪客人的境遇,表達了他在異鄉的孤獨和無奈。客人雖然離鄉已久,但還是一個旅人,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的歸宿。他在海邊吹著薪火,品味著海水的咸味,體驗著異鄉的風情。他寫信拜訪田間的鄰居,試圖尋找一些親切感和安慰。然而,他寄回家的寒衣很少,家鄉的溫暖和關懷與他相距甚遠。每當山來的時候,他就頻繁地做夢,這或許是他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他的小孩仍然患著瘧疾,這增加了他的憂慮和困擾。最后,詩人寫道他的詩句竟然失去了靈感,可能是因為在陌生的環境中,他無法找到靈感的源泉。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漂泊客人的遭遇,表達了離鄉背井的苦楚和無家可歸的孤獨。詩人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刻畫了客人在異鄉的困頓和心靈的迷茫。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流離失所者的同情和關注,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流亡和離散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