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戌首春十九日鎖宿玉堂四絕 / 作者:劉克莊 |
十年前已卜菟裘,老戀君軒不自由。
衰颯禿翁垂八十,四更燭下作蠅頭。
|
|
壬戌首春十九日鎖宿玉堂四絕解釋: 《壬戌首春十九日鎖宿玉堂四絕》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壬戌首春十九日,寂靜地鎖住了宿玉堂四絕。
十年前已經預測到今天,我老了,卻仍然留戀著君子的軒車,無法自由。
我如今已經衰老枯槁,像一個禿頂的老人,已經八十歲了。
深夜四更,燭光下只有蚊蠅在飛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劉克莊在壬戌年初春的十九日,在安靜的夜晚鎖住了宿玉堂,獨自一人沉思的情景。他回首過去,回憶起十年前的預測,感嘆自己如今已經老去,卻仍然對貴族階層的生活抱有留戀之情,無法自由自在。他形容自己如今衰老不堪,像一個禿頂的老人,已經邁入八十歲高齡。在深夜的四更時分,他身處燭光下,只有蚊蠅在飛舞,營造出一種孤寂凄涼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通過描述自己的衰老和對君子生活的向往,作者表達了對自由與夢想的追求。他用禿頂老翁的形象描繪自己的衰老,表達了時光流轉、歲月無情的主題。燭光下的蚊蠅象征著微小的存在,在無邊的黑暗中獨自飛舞,進一步強化了孤獨的感覺。
整首詩以靜謐的氛圍和淡淡的憂傷情緒為主線,通過對時光的感慨和對自由的追求,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留戀和對未來的疑慮。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出深刻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思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