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柳齋陳公四首 / 作者:劉克莊 |
夾輔曾調鼎,分憂屢建牙。
虜猶聞范老,盜亦說宗爺。
公晚參黃檗,人癡望白麻。
臨歧卻葷茹,應怕念頭差。
|
|
挽柳齋陳公四首解釋: 詩詞:《挽柳齋陳公四首》
夾輔曾調鼎,分憂屢建牙。
虜猶聞范老,盜亦說宗爺。
公晚參黃檗,人癡望白麻。
臨歧卻葷茹,應怕念頭差。
中文譯文:
曾經夾輔替代皇位,多次分憂筑起戰爭的牙。
敵國依然聽聞范陽老人的威名,盜匪也傳頌宗澤公的英勇。
陳公年事已高,他來參拜黃檗山,人們熱切期望他能帶來平安。
然而,他面臨著兩難的抉擇,是否堅守清貞的道德準則,應該小心謹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克莊寫給陳公的挽詩,陳公是宋代官員。詩中表達了陳公多次承擔重任,為國家分憂的事跡。夾輔曾調鼎,分憂屢建牙,指的是陳公曾經擔任過重要職位,多次分憂為國家建立軍備。詩中提到虜(敵國)聞范老(范陽老人),盜亦說宗爺,表示陳公的名望和威望在敵國和盜匪之間廣為傳播。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陳公年事已高,他前往黃檗山參拜,寄托了人們對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帶來平安和吉祥。人們癡望白麻,表達了對陳公的崇敬和期待。
最后兩句臨歧卻葷茹,應怕念頭差,描述了陳公面臨的抉擇。臨歧指面臨分岔的路,葷茹表示兩種不同的選擇。陳公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因為念頭差錯而走上錯誤的道路。
整首詩表達了對陳公的贊頌和期望,同時也提醒他在面臨重大決策時要保持清醒和慎重。這首詩通過對陳公的描述,展現了當時官員的責任感和道德準則的重要性,同時也抒發了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