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夢 / 作者:蘇軾 |
夜夢嬉游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莊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釣魚。
我生紛紛嬰百緣,氣固多習獨此偏。
棄書事君四十年,仕不顧劉書繞纏。
自視汝與丘孰賢,易韋三絕猶然仙。
如我當以犀革編。
|
|
夜夢解釋:
《夜夢》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夢見童子嬉戲,父親和老師責備他讀書不勤。回想功名事業,時光已經流逝,只及到了桓莊初年的境地。心中感到痛苦和覺悟,坐臥之間如同掛著魚鉤等待魚兒。我生在這紛紛擾擾的世間,身處百般緣起之中,心境已經固定于此,難以改變。棄書不顧,為了事奉君主已經度過了四十年,卻不顧及劉書的紛擾。自問與你和丘處士相比,誰更有才華?即使易韋三絕的才子都變得飄渺不定,何況我這個平凡之人。如同用犀牛角和獸皮編織的書卷,也許是有價值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身命運的反思和對功名利祿的想法。他在夜夢中看到兒時的快樂和童年的自由,感覺時間過得很快,自己的成就也不如意。他意識到自己在紛繁的世事中迷失了自己,追求功名利祿而放棄了心中的熱愛和追求。他對自己的境遇感到悲傷和不滿,同時也在思考自己與其他才子的差距。
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夢為引子,通過描述夢境中的嬉戲童子和父親、老師的責備,暗示了蘇軾對自己讀書功課不夠勤奮的自責和后悔。他通過對春秋時期的桓莊的提及,展示了自己與歷史名人的對比,以及自己在事業成就上的不如意。詩中的"掛釣魚"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他的內心焦慮和不安。最后,他提到了易韋三絕,暗指自己的才華不及這些傳世才子,以此來反思自身的成就和境遇。
整首詩詞以自省和自問的口吻,表達了蘇軾對功名利祿、個人成就和自身價值的矛盾思考。他通過紛繁的人世之中,以及與歷史名人的對比,對自己的境遇和才華產生了懷疑和自省。這首詩詞富有哲理意味,展示了蘇軾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憂慮,反映了他個人的情感和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