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儒林巨擘竹溪公,來憩棠陰訪老農。
劉子前身漢中壘,李侯今代柳南宮。
約靈澈共游林下,愛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兩賢儕一叟。
彈冠不與掛冠同。
|
|
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解釋: 《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儒林巨擘竹溪公,
來憩棠陰訪老農。
劉子前身漢中壘,
李侯今代柳南宮。
約靈澈共游林下,
愛涅槃常坐塔中。
莫把兩賢儕一叟,
彈冠不與掛冠同。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與林中書李禮部共宿囊山時所作。詩中描繪了兩位文人的情景。儒林巨擘竹溪公指的是劉克莊自己,他來到棠樹下休憩,拜訪農民老人,尋求真實的生活體驗。劉克莊自稱漢中壘,指的是他曾經的軍職身份,而李禮部則是現任官員,居住在柳南宮。兩人約定共同游玩林下,表達了彼此的友誼。他們都熱愛冥想、內心的寧靜,常常坐在佛塔旁沉思。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兩位賢士的態度,不追逐權勢和虛榮,不隨世俗的繁華而改變自己。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劉克莊與李禮部兩位文人的情感和境界。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致的描寫和對兩位賢士的自我定位,表達了儒家思想中重視內心修養和追求真實的價值觀。詩中的"儒林巨擘竹溪公"一句,顯示出劉克莊對自己儒學造詣的謙虛態度,他在竹溪下尋求真實的生活體驗,與老農交流思想。"劉子前身漢中壘,李侯今代柳南宮"一句,展示了兩位文人的身份差異,但他們在思想境界上相通。"約靈澈共游林下,愛涅槃常坐塔中"表達了兩人共同追求靈性和內心寧靜的愿望。最后兩句"莫把兩賢儕一叟,彈冠不與掛冠同"則表達了兩位賢士對世俗功名的淡漠態度,強調了他們獨立于外部環境和權勢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兩位文人的交往和追求。它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的熱愛,以及對內心寧靜和真實境界的追求。同時,詩中所表達的追求獨立思考和不隨世俗潮流的態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價值觀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