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崇寧后長編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自入崇寧政已荒,由來治忽擊毫芒。
初為御筆行中旨,漸取兵權付左珰。
玉帶解來攽貴幸,珠袍脫下賜降羌。
諸公日侍鈞天宴,不道流人死瘴鄉。
|
|
讀崇寧后長編二首解釋: 《讀崇寧后長編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入崇寧政已荒,
由來治忽擊毫芒。
初為御筆行中旨,
漸取兵權付左珰。
玉帶解來攽貴幸,
珠袍脫下賜降羌。
諸公日侍鈞天宴,
不道流人死瘴鄉。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不滿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崇寧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年號,這里指的是北宋時期政治的荒廢。詩中提到,治理之道被忽視,政權的決策往往沒有實質性的效果。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描述了自己從最初擔任御筆行(皇帝的文書行走官員)的職位,逐漸獲得兵權,最終被派往邊疆地區的左珰(地方官員)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作者通過換下玉帶、脫下珠袍等象征權勢的舉動,來表達自己對權力的疏離和對官場的不滿。
賞析:
這首詩詞揭示了作者對宋代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的批評。他通過自己的經歷,描繪了一個虛偽、腐敗的政治體系,表達了對權力的冷漠和對官場的厭倦。詩中的"崇寧政已荒"一句,直接點出了當時政治的荒廢狀態,給人一種失望和無奈的感覺。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比了身居高位的官員與流亡異鄉的普通人的命運,呈現出社會階層的不公和政治的黑暗。
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作者對自身命運的反思與思考。他通過脫去權力象征的玉帶和珠袍,表達了對權力的拒絕和對清貧自由的追求。這種對權力的疏離和對自由的向往,展示了作者追求真實、追求內心自由的精神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政治和個人命運的反思,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對權力腐敗的批評。它揭示了宋代社會的黑暗一面,并表達了追求真實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