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吳教授投贈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袞袞登瀛更上坡,且容老子釣煙波。
鳳麟自合呈祥瑞,鳧雁何曾擊少多。
時有耦耕人共語,亦無問字客相過。
倒囊欲答驪珠贈,柰此家徒四壁何。
|
|
和吳教授投贈二首解釋: 《和吳教授投贈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袞袞登瀛更上坡,
且容老子釣煙波。
鳳麟自合呈祥瑞,
鳧雁何曾擊少多。
時有耦耕人共語,
亦無問字客相過。
倒囊欲答驪珠贈,
柰此家徒四壁何。
譯文:
威嚴的神態登上了仙山,
容我老者釣煙波。
鳳凰和麒麟自然相合,展示祥瑞之兆,
野鴨和候鳥之間并未發生過多的爭斗。
鄉下的農人時常交談,
也沒有閑雜人來打擾。
雖然想回禮答謝對方贈送的珍寶,
但是家中空空如也,四壁寂寞無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老者登上仙山,享受自然風光的情景。作者通過使用“袞袞”來形容老者的威嚴和莊重,令人感受到他的尊貴和高雅。他以自然景象中的釣魚來表達自己的悠閑和舒適,這是一種傳統的文人雅興。同時,鳳凰和麒麟的形象被用來象征吉祥和瑞氣,顯示出老者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在第三、第四句中,作者通過描述野鴨和候鳥之間并未發生過多的爭斗,暗示了在這個寧靜的場景中,生物們和諧相處,沒有爭斗和沖突。這種和平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老者在仙山中的寧靜和安逸。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與鄉下的農人交談的情景。耦耕人是指一起耕作的伙伴,他們在勞作之余交流談笑。這種場景展示了田園生活的寧靜和簡樸,與作者在仙山中享受自然的心境相呼應。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吳教授的感激之情。作者希望回禮答謝吳教授所贈送的珍寶,但是自己家中貧困,四壁寂寞無物,暗示了作者的貧困和無奈。這種對物質財富的無所求也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種追求,強調了精神和情感的重要性。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仙山中與自然和諧相處、感受寧靜的情景,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對物質財富的淡泊態度,展現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價值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