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吳警齋侍郎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帝憫龍鐘許放還,夢魂尚記侍威顏。
難陪貢禹王陽后,猶在申公轅固間。
昔領群仙上蓬島,今為居士老香山。
癡年八十官三品,不欠浮名只欠閑。
|
|
和吳警齋侍郎二首解釋: 《和吳警齋侍郎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憫龍鐘許放還,
夢魂尚記侍威顏。
難陪貢禹王陽后,
猶在申公轅固間。
昔領群仙上蓬島,
今為居士老香山。
癡年八十官三品,
不欠浮名只欠閑。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嘲和自娛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劉克莊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態度。詩中提到了吳警齋侍郎,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官員身份,與他有過交往。詩的開頭提到帝王因為龍鐘(指宮廷的樂鐘)的聲音感到悲傷,表示帝王對過去的榮華富貴有所懷念和失落。作者說自己的夢中魂魄仍然記得曾侍奉過的威顏(指帝王的威嚴),暗示自己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
然而,現在的劉克莊已經年老,無法再陪伴貢禹王(可能是指某位貴族或高官)和陽后(指妃嬪)了,只能在申公轅固(地名)之間度日。申公轅固可能是指作者退隱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的隱居之意。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曾經擔任過領導仙班(指官職)上蓬島(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而現在他已經是老香山(可能是作者隱居的地方)的居士,過著平凡的生活。作者以自嘲的口吻提到自己八十歲高齡,擔任過三品官職,但并不欠缺名利,只是欠缺閑暇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自嘲和自娛為主題,表達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態度。作者通過回憶過去的榮華富貴和曾經的高官身份,與現實的頹廢和晚年隱居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中的虛實對比、古今對比,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
作者以自嘲的語調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強調了閑暇和寧靜的生活對他的重要性。他選擇隱居于山野之間,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不再追逐權勢和虛榮。這種退隱的生活態度在宋代士人中很常見,也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思想的一種體現。
整首詩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充實內心世界和追求自我價值的追求,傳達了一種豁達和淡泊的生活態度。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也可以反思自己在追逐名利的同時是否也需要一份內心的平靜和寧愿?!逗蛥蔷S侍郎二首》是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憫龍鐘許放還,
夢魂尚記侍威顏。
難陪貢禹王陽后,
猶在申公轅固間。
昔領群仙上蓬島,
今為居士老香山。
癡年八十官三品,
不欠浮名只欠閑。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劉克莊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態度。詩中提到了吳警齋侍郎,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官員身份,與他有過交往。詩的開頭描繪了帝王因為龍鐘的聲音而感到悲傷,暗示帝王對過去的榮華富貴有所懷念。
接著,詩人回憶起自己曾侍奉過的帝王威嚴,夢魂仍然記得那段經歷,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
然而,現在的劉克莊已經年老,無法再陪伴貢禹王和陽后了,只能在申公轅固之間度日。申公轅固可能是指作者隱居的地方,表達了作者的退隱之意。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曾經擔任過領導仙班上蓬島的經歷,而現在他已經是老香山的居士,過著平凡的生活。作者以自嘲的口吻提到自己八十歲高齡,擔任過三品官職,但并不欠缺名利,只是欠缺閑暇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自嘲和自娛為主題,表達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生活態度。詩中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作者以自嘲的語調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強調了閑暇和寧靜的生活對他的重要性。他選擇隱居于山野之間,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不再追逐權勢和虛榮。這種退隱的生活態度在宋代士人中很常見,也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思想的一種體現。
整首詩透露出作者對充實內心世界和追求自我價值的追求,傳達了一種豁達和淡泊的生活態度。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也可以反思自己在追逐名利的同時是否也需要一份內心的平靜和寧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