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韓仲止 / 作者:劉克莊 |
昨仕京華豪未減,脫鞾不問貴游嗔。
詩家爭欲推盟主,丞相差教作散人。
閉戶自為千載計,入山又忍十年貧。
幾思投劾從公去,背笈肩琴澗水濱。
|
|
寄韓仲止解釋: 《寄韓仲止》是劉克莊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天在京城的繁華富貴并未減少,
脫下靴子不在乎貴族們的責怪。
文人們爭相推舉盟主地位,
丞相卻讓我作為散人。
我閉門自居,謀劃了千載計劃,
進山又忍受了十年的貧困。
曾經想過投奏彈劾離開朝廷,
卻背起行囊,肩負琴曲來到溪水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文人的心境和行動。詩人在京城曾有過富貴的生活,但他選擇脫離這種生活,不再追逐權勢和名利。詩人看到詩人們爭奪盟主之位,但丞相卻勸他做一個自由自在的散人。他決定閉門思過,默默謀劃了許久的計劃。盡管在山中度過了貧困的歲月,他仍然堅定地選擇了離開朝廷的道路。他背起行囊,肩負著心愛的琴曲,離開塵世,來到了溪水邊,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克莊對名利權勢的淡漠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他選擇了離開繁華的京城,摒棄了富貴的生活,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自由。他對詩人們爭奪盟主地位的描寫,暗示了文人圈內的權力斗爭和虛榮心的盛行,而詩人自己卻選擇了超然的境地。他閉戶自居,思考了千載計劃,表達了他的獨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決心。最后,他背起行囊,肩負著琴曲,向著溪水邊走去,象征著他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旅程。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追求自由和超脫塵世的心境,傳遞了一種追求內心真實和遠離功名利祿的理念。它呈現了宋代文人的一種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劉克莊個人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