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疥癬二首 / 作者:劉克莊 |
發膚勿毀斯為孝,疥癬雖微至不仁。
血氣衰無丹換骨,親朋疏恐癩傳人。
裸裎懶對炎涼客,湯熨猶貪閃電身。
臭腐神奇同盡耳,全歸即可見先親。
|
|
疥癬二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創作的《疥癬二首》,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發膚勿毀斯為孝,
疥癬雖微至不仁。
血氣衰無丹換骨,
親朋疏恐癩傳人。
裸裎懶對炎涼客,
湯熨猶貪閃電身。
臭腐神奇同盡耳,
全歸即可見先親。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疥癬病患者的遭遇和社會對他們的偏見。詩人以疥癬作為隱喻,表達了對人情冷漠和親情疏離的痛感。詩中描繪了病患者因患疥癬而被人避之不及,甚至親朋好友也因此疏遠。詩人通過疾病的形象,呼喚社會的同情與關愛,控訴人們對病患者的無情態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述了疥癬病患者的悲涼遭遇,同時反映了人們對疾病和病患者的偏見。詩人運用疾病的形象抨擊社會對病患者的冷漠態度,以此引起讀者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和思考。
首聯以"發膚勿毀斯為孝"開篇,表達了疾病患者不能因外貌受損而不孝的觀點。雖然疥癬病微不足道,但社會對病患者的不仁之心卻愈發顯現。這兩句簡潔有力地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偏見的不滿。
接下來的兩句"血氣衰無丹換骨,親朋疏恐癩傳人"揭示了疾病給病患者帶來的痛苦和孤立。病患者血氣衰弱,無法通過丹藥換骨重生,親朋好友因恐懼疾病的傳染而疏遠他們,這種孤立感和社會排斥感在詩中表現得深刻。
后兩聯通過"裸裎懶對炎涼客,湯熨猶貪閃電身"形象地描述了病患者的痛苦和渴望。病患者裸露身體,面對炎熱或寒冷的天氣都感到懶散無力,但他們仍渴望得到關懷和救助,就像渴望閃電般迫切。
最后兩句"臭腐神奇同盡耳,全歸即可見先親"以幽默的語調表達了病患者對社會的期望。詩人希望人們能夠超越疾病的惡臭和外表的不協調,真正看到病患者的內心和價值,回歸親情的真正意義。
《疥癬二首》這首詩詞以其真實的描寫和深刻的反思,呈現了疾病帶來的身心困境和社會的冷漠態度。它通過對疥癬病患者的形象化描繪,批判了人們對疾病的偏見和對弱勢群體的冷漠態度。這首詩詞在表達悲憤之余,也寄托了對人性的期望和對親情的渴望,同時喚起了讀者對社會關懷的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本詩詞的翻譯可能有不同的譯文,上述是一種可能的翻譯和解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