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恩復畀明道祠寄呈趙克勤吏部三首 / 作者:劉克莊 |
柱史荒壇僅有名,可能香火似承平。
卻愁舊制難遙領,直要先生出按行。
|
|
蒙恩復畀明道祠寄呈趙克勤吏部三首解釋: 《蒙恩復畀明道祠寄呈趙克勤吏部三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柱史荒壇僅有名,
可能香火似承平。
卻愁舊制難遙領,
直要先生出按行。
詩意:
這首詩詞主題是作者對明道祠的思考和表達。明道祠是一座供奉皇帝和賢人的神廟,象征著尊崇和敬仰之情。詩中作者發現明道祠雖然名義上存在,但卻十分荒廢,只剩下名字,與繁榮和祭祀的盛況相去甚遠。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相對平靜,人們對神佛的敬仰和祭祀的熱情也隨之減退。然而,作者并不滿足于這種現狀,他憂心于舊有的制度難以重新恢復,因為需要有一位有德行的先生出任官職,才能重振祭祀的規范和儀式。
賞析:
該詩詞通過對明道祠的描寫,折射出宋代社會的一種現象。在相對平靜的時代背景下,祭祀儀式的莊嚴和認真程度可能會有所減弱,社會的宗教信仰與儀式的重要性逐漸減退。作者通過表達對這種現象的擔憂和對舊制度難以恢復的憂慮,展現了他對道德和儀式的重視。在這首詩詞中,明道祠成為了作者寄托情感和思考的象征,凸顯了作者對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規范的思考和關注。
此外,詩中提到了"先生"一詞,指的是有德行和學問的人。作者認為只有有德行的先生出任官職,才能推動舊有制度的恢復和規范的重建。這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治理和道德重建的期望,強調了個人品德在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這首詩詞通過對明道祠的描寫,折射出宋代社會對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規范的擔憂和思考。它通過對舊制度的難以恢復和對先生的期望,表達了作者對社會治理和道德重建的愿望。在審美上,詩詞運用了簡潔而有力的表達方式,通過幾句寥寥數語,傳遞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
|